说实话,在汉末三杰中。
卢植为人最为正直,用后世的话来形容,就是眼里容不得沙子。
正是这种刚正不阿的性格,导致他一代经学大家,最终落得个郁郁而终。
而朱儁为人刚烈,奉行的是除恶务尽,也就是后世流行的恶即斩。
面对这种性格的人,作为他的敌人会感到惶恐不安,毕竟这家伙好几次杀俘的经历,那真是连投降都的机会都没有~
不过作为他的朋友,却可以毫无保留的信任他,他是绝不能背刺好朋友的。
而他最后也因不满李傕郭汜的行为,惨遭郭汜扣押羞辱,最终羞愤而亡。
可以说卢植和朱儁二人,从董卓篡权开始,就一直和董卓据理力争,为保汉家江山至死都没有向恶势力低头过。
唯独皇甫嵩,这家伙因为早年与董卓的过节,是三杰中第一个下狱的。
可在其子皇甫坚寿的运作下,皇甫嵩同意是三杰中第一个获得释放。
而且出狱后,皇甫嵩转头就拜入董卓帐下,被董卓提拔重用,担任御史中丞。
等到董卓死后,皇甫嵩又是第一个跳出来,将董卓一家老小全部铲除的人。
再到李傕郭汜时期,皇甫嵩依旧可以左右逢源,身居高位,
直至最终病死在床榻之上。
虽说皇甫嵩在位期间,拯救了无数忠勇之士,也制定了许多有利大汉的政策,对于大汉朝廷来说,是曲线救国的典范。
可皇甫嵩这种首鼠两端的行为,却让公孙越对其充满了戒备。
尤其是此刻皇甫嵩莫名其妙地提到,他对公孙瓒的提携之恩。
这让公孙越不得不怀疑,对方想通过道德绑架,让他乖乖交出传承密宝!
只可惜这一切,还只是公孙越的推测,并没有事实佐证。
如果他贸然否认皇甫嵩对公孙瓒的恩情,恐怕此举不仅会恶了皇甫嵩,连带着朱儁也会对自己反感。
要知道,这两位可是朝廷大佬,两人的关系网,遍布朝野上下。
一旦同时得罪他们,那自己刚刚起步的事业,没准就要中道崩阻了~
于是公孙越只能含糊其辞道。
“是吗?没想到兄长和两位大人,竟有此等渊源,不过兄长也真是的,有这种关系也不知道带上下官!”
“害得下官还得在边关,一刀一枪,杀出个大好前程来~”
“哼!等下次见到兄长,下官一定好好问问他,有没有把下官当亲弟弟!”
皇甫嵩见公孙越竟然不按套路出牌,这让他准备好的说辞,全成了无用功。
毕竟自己提拔的是公孙瓒,对公孙越本人并没有任何的裨益,即便自己想要挟恩图报,那挟恩的对象,也应该是公孙瓒,和他公孙越有什么关系~
见一计不成,皇甫嵩也不气馁。
转而笑着说道:
“哈~哈~以前不知道那也没关系,如今咱们不是都清楚了吗~”
“既然你作为老夫的子侄,那老夫便有义务提携你。”
见公孙越依旧无动于衷,皇甫嵩立马劝解道:“贤侄啊,别看你年纪轻轻,便立下如此奇功。”
“但你要知道,这行军打仗,讲究的是以正合,以奇胜。”
“正所谓刚过易折,奇不可久。”
“倘若你不能及早地正视战争,一味地险中求胜,将来必会遭其反噬。”
“依老夫之见,趁着这场黄巾之乱,贤侄不妨来老夫军中历练一番,有老夫为你压阵,必能保你平安!”
听听,什么是说话的艺术~
人皇甫嵩这就是!
明明是皇甫嵩希望将公孙越收入麾下,让公孙越为其冲锋陷阵。
而他则坐正后方,坐享其成。
可这话从皇甫嵩嘴里说出来,却成了长辈对晚辈的关心,让公孙越心甘情愿当牛马的同时,还要对其感恩戴德~
要不是,公孙越在后世,吃了无数领导画的大饼,没准他真就信了~
虽然公孙越没有吃下皇甫嵩画的大饼,但一旁的朱儁却吃下了。
而且朱儁是真的十分看好,公孙越这个前途无量的后生仔。
听到皇甫嵩的话,立马附和道:
“不错,贤侄趁着现在,我和义真在朝廷还有一些人脉。”
“你来我们帐下,我们还能为你遮风挡雨,护你一番锦秀前程。”
皇甫嵩见朱儁又跳出来“捅”自己一刀,当即便气不打一处来。
【这朱公伟到底在搞什么鬼!】
【你想提携后辈,自己提携就好了啊,为什么每次都要算上老夫!】
【老夫如今才四十多岁,正是去世的年纪,老夫还指望有生之年,能位列三公那,哪有闲心去关心什么后辈!】
尽管心中有气,但皇甫嵩却不好当场发作,只能强挤出笑容。
“不错,贤侄只要你拜入老夫麾下,老夫一定拼尽全力,为你疏通关系。”
“等此番平定了黄巾之乱,老夫一定保举你成为一名中郎将!”
说着说着,皇甫嵩就感到自己的心都在滴血,毕竟功劳就那么多。
保举公孙越成为中郎将,也就意味着落到他头上的功劳便少了。
这功劳一旦变少了,那他想要封侯的计划,可就不那么保险了~
不过一想到,公孙越成了自己的麾下,那长社的大火就成自己指挥的了。
届时只要自己再稍微运作一下,连上缴传承的功劳,也会是自己的!
那时自己的子孙,便能摆脱将门之后,征战沙场的宿命,成为类似袁家,杨家那样,稳坐朝廷的世家勋贵!
和自己封侯比起来,显然还是家族的传承,更具有诱惑力。
于是皇甫嵩满含期许地看向公孙越,期盼从他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。
然而公孙越略微沉吟了一会,随后义正言辞道:“多谢两位伯父的抬爱。”
“只是小侄奉命南下解京城之围,眼下长社之危虽除,但宛城之危仍在!”
“不如等小侄铲除宛城的黄巾军,完成了皇命,再来两位伯父帐下效力。”
见公孙越直接搬出了皇命,皇甫嵩知道自己的盘算落空了,与朱儁对视了一眼,见朱儁还想再说些什么。
担心朱儁这个猪队友,会再次坑自己一回,于是抢先开口道:
“既然公孙将军去意已决,那老夫就不再挽留了,正所谓‘海阔凭鱼跃,天高任鸟飞’,相信以公孙将军的才能和抱负,定能独自闯出一番大事业来!”
公孙越闻言拱手施礼道:“那就谢皇甫伯父的吉言了!小侄定当不负众望!”
紧接着,他又转向朱儁行礼道:
“朱伯父,那小侄就先行一步了,等此战结束,小侄再登门拜访。”
朱儁看了一眼公孙越,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,可是到最后依然没有开口,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,算是回应了。
等到公孙越带着一行人渐行渐远,朱儁终于忍不住开口道:
“义真,为何不让我把话说完,要是在争取一下,他没准会同意的。”
面对朱儁的抱怨,皇甫嵩冷哼道:
“公伟,你还没看出来吗,那小子压根就瞧不上咱们这两个老家伙,认为咱们是牛皮糖,担心咱们会借机黏上他!”
朱儁闻言,不禁瞪大了双眼。
“不会吧,我看着孩子挺不错啊~义真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?”
皇甫嵩依旧不忘上给公孙越眼药。
“公伟,你不信老夫的评判?”
“等着看吧,这小子野心太大,迟早有一天,他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!”